根据中医理论,一天24小时被划分为阴阳四段,其中“阴中之阳”对应的时间段是 后半夜(即 子时,约23:00-1:00)。具体划分如下:
平旦至日中(凌晨6:00-12:00)
太阳未升,阳气渐生,属 阳中之阳,对应春季。
日中至黄昏(12:00-18:00)
太阳当空,阳气最盛,属 阳中之阴,对应夏季。
黄昏至合夜(18:00-24:00)
太阳西沉,阴气渐盛,属 阴中之阴,对应秋季。
合夜至鸡鸣(24:00-6:00)
夜最深沉,但阳气开始回升,属 阴中之阳,对应冬季。
补充说明
鸡鸣通常在半夜子时(23:00左右),此时虽为最黑暗时段,但阳气已开始生发,故称“冬至一阳生”。
人体阴阳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相呼应,如背为阳、腹为阴,肝藏为阴、腑为阳等。
综上,正确答案为 后半夜(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