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成本账务处理需遵循以下步骤和规范,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一、生产成本科目设置
一级科目 设置“生产成本”科目,用于核算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成本。
明细科目划分
- 基本生产成本: 按基本生产车间和成本核算对象(如产品品种、批次、生产阶段等)设置明细账,核算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 - 辅助生产成本
二、生产成本的入账处理
直接材料成本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材料成本(如原材料、辅助材料)直接计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quad 贷:原材料$$$$
直接人工成本
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职工薪酬(如工资、奖金、福利费)直接计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quad 贷:应付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 先将间接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薪酬、设备折旧、水电费)计入“制造费用”科目。 - 月末按生产工时、机器工时等标准分配制造费用至各产品成本: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quad 贷:制造费用$$$$
三、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
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或管理部门提供劳务和产品时,需按受益对象分配费用:
对外提供劳务: 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辅助生产成本”。- 内部转移
四、成本结转
完工产品成本结转 月初在产品成本 + 本月生产费用 - 月末在产品成本 = 本月完工产品总成本。 结转分录:
$$借:库存商品 quad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2. 销售成本计算
根据单位成本和销售数量计算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quad 贷:库存商品$$。
五、注意事项
分配标准选择: 制造费用分配可采用工时、产量、产值比例等合理标准。- 期末余额处理
通过以上步骤,可系统化地核算生产成本,为产品定价、利润分析提供准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