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员工入职后学历撒谎的处理方式,可参考以下要点:
一、处理依据与方式
劳动合同无效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学历造假属于欺诈行为,可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用人单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解雇程序要求
需提前通知工会(若存在),并提供书面解聘证明,确保处理流程合法合规,避免后续法律风险。
二、后续追责措施
行政与刑事责任
- 若使用假学历从事非法活动(如诈骗),将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或《刑法》相关条款处罚。
- 伪造学历证件可能面临拘留(10-15日)及罚款(最高1000元)。
经济与福利追责
用人单位可要求返还已发放的工资、奖金等福利,并根据公司规定取消其职务及相关权益。
三、特殊情况处理
若员工表现优异且公司愿意保留,可协商调整岗位或保留劳动关系,但需重新评估其诚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