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搞好工程质量,需从技术、管理、监督等多方面综合把控,具体措施如下:
一、技术保障核心措施
图纸会审与设计交底
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与施工班组对图纸进行深化审查,提出疑点、难点及错误,确保设计合理性。通过设计交底明确施工流程、质量要求及工艺标准。
关键/特殊工序管理
识别施工中质量难以控制的环节,编制作业指导书并制定预防质量通病的工艺措施。例如在变电所工程中,对路基铺设、路面压实等关键工序进行专项策划。
施工方案优化
结合工程特点制定经济高效、操作可行的施工方案,组织专家会审并强化复核,避免因方案缺陷导致质量事故。
二、管理体系与责任落实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规章制度,明确管理人员职责,形成“人人有责”的质量文化。例如通过调度会、分析会等制度强化现场管理。
质量责任与风险防控
实施质量终身责任制,设立质量公示牌接受社会监督。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针对极端天气等环境因素制定应急预案。
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定期考核质保体系及施工团队质量工作,将质量与经济效益挂钩,激励施工人员提高质量意识。
三、过程监控与持续改进
质量例会与巡检制度
每周召开质量例会通报情况,专项检查施工材料及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
数字化与信息化管理
推广“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平台,实时监测关键指标(如大坝变形、渗流等),提升监督精准度。
第三方监督与信用机制
采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理及检测单位,对违规行为实施信用惩戒,保障工程整体质量。
四、人员素质与安全保障
提升施工人员素质
加强技术培训,强化质量意识,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安全与环保管理
严格设备操作规范,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与周边环境协调。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提升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高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