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式家长会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家长为参与者的教育交流形式,主要用于向家长传递教育理念、方法及学校工作情况,解答家长疑问。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核心特点
主讲主体 由班主任或任课老师负责讲解,内容涵盖学校/班级的教育教学计划、学生在校表现、学习情况分析等。
家长参与方式
- 被动接受: 家长主要作为听众,通过PPT、视频等形式接收信息; - 互动环节
适用场景
- 用于重大事项宣布(如学校政策调整、班级活动通知);
- 针对特定主题的专题讲座(如高考备考指导、行为习惯培养)。
二、与互动式家长会的区别
讲座式以教师传递信息为主,家长反馈为辅;
互动式则强调双向交流,通过游戏、模拟等手段让家长更直观地了解孩子在校情况。
三、典型应用场景示例
高考家长会
以教师为主导,介绍高考政策、备考策略,解答家长关于志愿填报、心理调适等问题;
常规家长会
班主任汇报班级整体表现、学习进度,家长可就个别问题咨询老师。
四、注意事项
讲座内容应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避免纯理论灌输;
可结合案例分析、数据展示等方式提升说服力。
通过这种形式,学校既能系统地传达教育信息,又能及时收集家长反馈,形成家校教育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