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医疗保险的记账处理需根据费用性质和会计期间进行规范核算,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费用计提阶段
计入成本费用科目 根据职工受益对象,将补充医疗保险费计入相关成本费用账户(如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负债。
-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quad 贷:应付职工薪酬——补充医疗保险$$
工资代扣部分
从职工工资中代扣个人负担部分时,需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记“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个人部分”。
二、费用支付阶段
实际缴纳时
缴纳补充医疗保险费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补充医疗保险”,贷记“银行存款”。
超过规定比例部分的处理
若费用超过工资总额4%但未超过5%,超过部分需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若超过5%,需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三、其他注意事项
资本化处理
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期间发生的补充医疗保险费,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税务处理
- 计提时无需纳税调整;
- 实际支付时,超过5%部分需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明细科目设置
可根据受益对象(如管理部门、销售部门)在“应付职工薪酬——补充医疗保险”下设置明细科目。
四、补充说明
收入确认: 仅记录保险公司实际赔付的金额,自付部分不计入收入; 费用核算
通过以上步骤,企业可规范补充医疗保险的财务处理,确保合规性与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