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整场地在清单中的套用规则需根据具体工程类型和地区定额标准进行区分,主要分为以下要点:
一、平整场地的定义与范围
工程范围 平整场地指建筑物场地厚度≤±300mm的挖填土、运土及找平工作,属于基础工程范畴。
- 若场地本身已达到设计标高,则无需计算平整费用。
与“三通一平”的区别
三通一平中的场地平整通常指施工放线前的基础处理,由甲方承担;而清单中的平整场地是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操作,由乙方完成。
二、清单套定额的核心规则
计算规则
- 按首层建筑面积计算: 平整场地清单工程量通常以建筑物首层建筑面积为基础。 - 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
$$text{平整场地面积} = text{首层建筑面积} + text{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面积}$$。
特殊情况处理 - 地下室面积:
若地下室单层建筑面积大于首层,则平整场地面积以最大单层面积为准。
- 非建筑面积部分:如阳台、走廊等不计入平整面积,但需考虑其围护结构。
三、注意事项
避免重复计算
若采用机械平整且土方厚度≤30cm,机械台班费用可直接乘以系数,无需再套平整场地定额。
清单与定额的衔接
- 清单工程量与定额工程量应保持一致,若存在差异需检查计算规则是否匹配。
- 土壤类别、弃土/取土运距等特征需在清单中明确标注。
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对平整场地的计算规则存在差异,例如辽宁2017定额中明确机械台班乘系数后不再套定额,而北京定额则强调外墙外放2米的计算方式。建议根据实际工程所在地定额手册执行。
四、示例计算(北京定额)
假设某建筑首层建筑面积为1000㎡,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后总面积为1040㎡,则平整场地工程量为1040㎡。
通过以上规则,可系统化套用平整场地清单,确保工程量计算准确。实际操作中需结合设计图纸和当地定额标准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