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小学的历史发展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综合了不同时期的信息整理如下:
一、早期发展阶段(1935年至今)
前身与更名 大路小学的前身为1935年创立的青岛市慈幼托儿所,由吴秉衡先生发起,是青岛市第一所私立托儿所,位于青岛市大学路(原两湖会馆旧址)。1937年改名为青岛市慈幼托儿所,1948年发展为小学阶段。
历史沿革
- 1975年因学生增长分设为和平小学和大路小学,1991年撤区并乡后合并为大路小学。 - 1999年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实施后,学生全部并入大路小学。
地理位置与规模
学校占地面积5291平方米,校舍面积5653平方米,设有14个教学班,学生658人,教师29人。
二、近年发展与特色(2000-2020年)
办学理念与荣誉
始终秉承“以人为本,德育优先,全面育人”理念,先后获国家级20项、省级31项、县级36项奖励,多次评为青岛市民办教育先进单位。
文化特色与课程
- 国学教育为办学核心,将《弟子规》、国乐艺术等融入日常教学,形成“赢”文化(赢在起始,赢向未来)。 - 2016年春四年级学生在全市语文、数学调研中分别获第一、第二名。
硬件设施
配备现代化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绿化和亮化工作完善,成为青岛大学路小学(原大路小学)的标志性建筑。
三、重要节点与成就
1935年: 创立青岛市慈幼托儿所,开启民办教育先河。- 2009年
四、当前状况
截至2020年,学校已发展为拥有29年办学历史的全日制民办学校,学生规模扩大至500余人,教师队伍中含多名高级教师。学校继续深化国学教育,探索特色课程体系,致力于成为精品学校。
(注:由于存在青岛大学路小学和青岛大路小学两所同名学校,以上内容主要侧重青岛大路小学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