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中“多多少少多少”的教学方法及练习,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核心概念理解
实物操作法 通过豆子、小棒等实物比较,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数量差异。例如,用12根小棒与8根对比,明确12比8多4根。
画图辅助法
利用圆圈、方块等图形绘制,帮助学生可视化数量关系。如画两个不同大小的圆圈,直观展示“多多少”或“少多少”。
语言描述法
用简单语言解释概念,如“若A比B多,则称A为‘多多少’,反之则为‘少多少’”,帮助建立抽象认知。
二、练习题设计
基础比较题
例如:12比8多4,8比12少4;15比6多9,6比15少9。
实物操作题
摆放15个、8个小棒,比较数量差异,并列出算式(如15-8=7)。
数量关系题
结合具体情境,如“灰兔15只,白兔6只,灰兔比白兔多9只”,通过算式验证数量关系。
三、教学建议
分步引导: 先通过实物感知,再过渡到画图和语言描述,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概念。 互动讨论
多样化练习:结合口诀(如“多加多等于多”)和实际问题,提升应用能力。
四、注意事项
避免使用负数(如4-6=-2),确保一年级学生理解正数比较。
通过游戏化设计(如人民币应用)拓展延伸,提升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