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六书”是指古代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是汉代学者对汉字结构和使用方式归纳的系统理论。具体包括以下六种类型:
象形
通过图形直接描绘物体形态,如“日”“月”“山川”等独体字,具有直观性。
指事
用抽象符号表示具体事物或概念,例如“刃”在“刀”上加一点表示锋利部位,或用“上”“下”表示方向。
会意
通过组合两个或多个象形符号表达新含义,如“休”(人+木)表示人靠在树下休息。
形声
以表意符号(形旁)和表音符号(声旁)组合而成,如“江”(氵+工)中“氵”表水,“工”表发音。
转注
通过字形变化表示同音或近音字,如“来”和“来”在古音中同音,字形略有变化。
假借
用已有字形表示本义以外的其他含义,如“借”本义为“出借”,后借指“借用”。
补充说明
六书理论是汉字学的基础,后世造字均以此为依据。
《说文解字》是最早系统阐述六书的典籍,采用许慎的六书分类。
六书与“六经”中的“六书”(《诗》《书》《礼》《乐》《易》《春秋》)是不同概念,需注意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