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权威研究,最早的汉字可追溯至 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时期,具体信息如下:
甲骨文:最早成熟汉字 甲骨文是目前有确凿考古证据的最早汉字,主要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用于占卜和记录。其成熟形态出现在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4世纪),距今约3000-3800年。
起源争议与早期形态
- 部分学者提出更早的“结绳记事”“八卦说”等起源假说,但缺乏实物证据。 - 金文(西周青铜器铭文)虽早于甲骨文,但形态更象形,系统性和成熟度不及甲骨文。
文字发展脉络
甲骨文之后,汉字逐渐演变为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最终形成现代汉字体系。
总结:
综合权威考证,商代甲骨文是最早成熟且可追溯的汉字,其起源可追溯至更早的结绳记事等原始形态,但缺乏直接文字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