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起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最早可追溯至距今约4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但形成完整文字体系的时间集中在商朝晚期(约公元前14世纪)。具体信息如下:
起源时间
- 最早的汉字形态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约公元前4000年),当时已出现刻画符号。 - 甲骨文(最早的成熟文字)发现于商朝晚期(约公元前14世纪),距今约3000多年。
文字体系形成
- 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7世纪)已形成较为系统的文字体系,甲骨文是最早且较完备的文字形式,包含约3000个字汇。 - 学术界普遍认为,汉字的萌芽可追溯至6000年前的原始社会晚期,但成熟体系形成于夏朝中后期。
传说与考古的结合
- 仓颉造字传说流传甚广,但现代学者多认为文字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非单一人物创造。 - 甲骨文的发现为汉字起源提供了实物证据,成为研究汉字发展的关键节点。
综上,汉字的起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但形成完整体系的时间集中在商朝晚期,距今约30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