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计算自己在学校的届数,需根据入学年份和毕业年份的差异确定。以下是具体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基本计算规则
届数计算公式 用毕业年份减去学校建校年份,再加1。例如:
- 2024年毕业的学生,若学校1980年建校,则届数为 $2024 - 1980 + 1 = 45$ 届。
入学年份标识
入学年份称为“级”,例如2010年入学的学生为2010级。
二、实际应用说明
常规情况
多数学校按 毕业年份计算届数,例如2024年毕业的学生称为2024届。这种计算方式便于统计和管理。
入学年份标识
入学年份作为标识,如2010年入学的学生标记为2010级。
特殊情况
- 若学校按 入学年份直接标注届数(如2010年入学即称10届),则届数与入学年份一致。
- 部分学校可能因特定编班规则调整届数计算方式,建议咨询学校教务部门确认。
三、示例说明
入学2018年,2022年毕业: 届数为 $2022 - 2018 = 4$ 届(四年制本科)。 入学2019年,2023年毕业
四、注意事项
届与级的区别
届:毕业年份(如2024届)
级:入学年份(如2018级)
两者不会相同,除非学校有特殊计算规则。
信息查询建议
若需确认具体届数,可通过学校官网、教务系统或校友会查询。
综上, 届数计算以毕业年份为核心,并结合学校具体规则确定。若存在疑问,建议直接咨询学校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