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动就业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面的协同努力,结合权威信息可归纳为以下核心措施:
一、政策支持与宏观调校
完善就业优先政策体系 将高质量充分就业纳入国家发展规划,通过宏观政策引导产业升级与就业结构优化。
加大资金与税费减免
实施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落实稳岗返还、专项贷款及社保补贴等政策,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优化公共服务体系
建立“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推广“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举办招聘会3.2万场,累计输送劳动者88万人次。
二、稳定与拓展就业岗位
稳岗增员
通过免申即享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稳岗资金204亿元,惠及职工5605万人。
培育新业态与产业增长点
支持数字经济、银发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发展,提供灵活就业服务保障措施,完善零工市场供需对接机制。
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促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建立65个竹编大师工作室等特色劳务品牌,实现“校企对接”“学徒制”培养技能人才。
三、提升劳动者素质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每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超1800万人次,聚焦先进制造、养老照护等领域,推动“技能中国行动”。
完善青年就业服务
对招用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技能培训等“四项服务”,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最高1500元/人。
推动产教融合
6900多家技校设立实操车间,实施“3+2+2”分段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
四、优化就业环境
加强市场监管
打击人力资源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维护青年等群体合法就业权益。
营造公平竞争氛围
完善政策服务体系,强化就业见习岗位募集,提升人岗匹配效率。
五、其他创新举措
灵活就业支持: 完善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鼓励个体经营和平台经济。 区域协同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施策,可有效拉动就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