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就业协议毁约的问题,需根据协议条款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方式,并注意相关法律规定。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毁约方式
用人单位主动解约 若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协议,需与单位协商一致并支付违约金(通常不超过5000元),同时提供书面退函。
毕业生主动解约
- 协商解约: 向原单位提交书面退函,说明解约原因,根据协议支付违约金(部分单位可能不收取)。 - 法律途径
二、关键注意事项
违约金条款 三方协议通常约定违约金金额(如5000元),违约金数额一般不超过5000元。若协议未约定或约定不明,可主张解除协议。
时间节点
- 毕业生需在签约后2年内提出解约请求,超过2年可能丧失法律救济权。
- 与原单位协商需尽快完成,避免影响新单位签约。
材料准备
需提供原单位退函、新单位接收函(部分单位可省略),并携带身份证、学生证等材料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办理协议更换手续。
三、风险提示
再次签约难度: 毁约后需提供原协议书面退函,部分单位可能拒绝接收,导致无法入职新单位。 学校政策限制
建议优先通过协商解决,若协商失败可咨询法律专业人士,避免因单方面违约影响未来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