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填写就业协议书的规范指南,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而成:
一、协议书的组成部分
就业协议书通常分为三联,使用复写纸填写,第一页信息会印至后两联。需注意:
一人一号:
每人仅有一份协议,交换无效;
档案接收:
需明确标注档案接收单位(如原籍单位、人才市场或人事局),接收单位需在协议上盖章。
二、学生需填写的内容
基本信息 - 培养学校名称(必填)
- 学号(必填)
- 性别、出生日期、政治面貌(党员/团员/群众)
- 家庭地址(必填,需与身份证一致)
- 联系电话(学生及家长各一)
- 邮政编码
- 学校通讯地址及联系人信息
学业信息
- 毕业时间(如2021年7月)
- 培养方式(统招/自主/其他)
- 学历层次(本科/专科)
- 学制年限(3/2年)
三、用人单位需填写的内容
单位信息
- 全称(与公章一致)
- 组织机构代码(9位或15位)
- 联系人姓名、电话及邮箱
- 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
- 单位性质(国家机关/企业等)
职位与档案
- 职位名称及类别
- 档案接收方式(单位接收/人才市场/人事局)
- 户口迁移地址(如需办理)
四、签约注意事项
信息核对: 签约前务必核对校对双方信息,包括姓名、学号、单位名称等,避免因信息错误影响后续流程; 明确档案接收单位及转接流程,确保档案及时转移; 注意协议条款,如试用期工资、社保缴纳等,保留协商空间; - 学生需签字并加盖学生证章; - 用人单位需加盖公章,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 - 档案接收单位需盖章确认; 五、常见问题处理档案转接:
权益保障:
签字要求:
信息变更:签约前若信息有变动,需重新签订协议;
单位未盖章:协议无效,需联系单位尽快处理;
协议纠纷:可通过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或劳动仲裁解决。
建议填写完成后请多方校对,确保信息准确无误。若对条款有疑问,可咨询学校就业部门或法律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