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毕业去向代码的填写,需根据具体就业形式选择对应的代码。以下是综合整理后的说明:
一、就业去向代码分类
签订就业协议
- 选择代码:10(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 适用情况:直接与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未签订劳动合同。
签订劳动合同
- 选择代码:11(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
- 适用情况:通过招聘会、企业直接录用等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其他录用形式
- 选择代码:12(其他录用形式就业)
- 适用情况:如劳务派遣、实习转正等非传统就业形式。
升学
- 选择代码:未明确列出(通常用"70待就业"或"其他"标注)
- 适用情况:已申请或被录取为研究生(硕士/博士)。
自主创业
- 选择代码:20(自主创业)
- 适用情况:创办企业或参与创业项目。
二、注意事项
信息准确性
- 填写前需确认单位类型及就业形式,不同学校或单位可能有专属代码,建议咨询学校就业指导部门。
未就业状态
- 若尚未就业,可选择"70待就业"或"其他"类别,并在备注中说明原因(如"寻找工作"、"考研准备"等)。
其他选项
- 部分代码如27(科研助理)、46(应征义务兵)、50/51(基层项目)等属于特殊就业类型,需符合相关条件并咨询单位确认。
三、补充说明
若选择"其他录用形式就业",建议在备注栏补充具体就业类型(如"企业实习转正"、"项目合作"等);若计划继续深造,可填写"其他"并在备注中说明考研计划。填写时务必与《就业指导手册》或学校要求保持一致,否则可能影响后续就业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