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灵活就业群体存在的社保覆盖不足、工伤保障缺失、劳动关系认定困难等问题,可通过以下措施综合解决:
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扩大社保参保覆盖面
明确灵活就业人员定义,规范统计方式,降低户籍门槛,推动其参加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例如,为外卖骑手、快递员等高危行业强制参保。
创新社保缴费模式
- 支持个人以灵活就业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可在当地平均工资的60%-300%范围内选择;
- 探索按使用单位、平台、劳动者个人分摊的工伤保险缴费机制,解决用工单位参保意愿不足的问题。
二、强化工伤与权益保障
突破工伤保障瓶颈
研究调整社保政策,明确无劳动关系也可缴纳工伤保险,厘清责任主体。例如,建立灵活就业人员就业统计制度,为其参保登记和待遇领取提供基础信息。
完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
加强司法保障,通过修订《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完善新业态劳动争议处理流程。例如,上海法院通过司法案例探索外卖骑手等群体的权益保护路径。
三、优化劳动关系管理
建立新型用工机制
推广平台+员工的就业模式,通过合同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减少“劳动关系难认定”的问题。例如,数字平台可通过技术手段辅助确认用工事实。
加强职业培训与权益教育
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增强灵活就业者的就业稳定性;开展权益知识普及,提升其维权意识。
四、探索数字化服务创新
利用技术提升服务效率
通过“零工客栈”等数字化平台,整合工会、人才集团、社区等多方资源,实现供需精准对接。例如,提供医疗急救、手机充电等基础服务,增强劳动者归属感。
推动政策协同与标准化
建立全国统一的灵活就业参保服务入口,实现跨省转移接续;推动各地政策协同,形成统一保障框架。
通过以上措施,既能保障灵活就业者的基本权益,又能促进新业态的健康发展,实现就业与社会保障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