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志愿填报采用 “院校专业组”或“专业(类)+院校”两种模式,具体规则如下:
一、志愿填报模式
院校专业组模式 - 以“1个院校+1个专业组”为单位填报,专业组内含多个符合选科要求的专业。
- 例如:某专业组要求物理、化学,考生可填报该专业组内所有符合要求的院校及专业。
专业(类)+院校模式
- 以“1个专业+1个院校”为单位填报,考生需根据选科匹配专业,无专业调剂。
- 例如:考生选物理,可填报“物理学+清华大学”或“物理学+北京大学”。
二、平行志愿数量变化
普通类: 最多填报96个志愿(院校专业组模式)或45个志愿(专业+院校模式)。 艺术类/体育类
三、选科限制
考生需根据自身选科与专业组/院校的选科要求匹配,不可跨科报考。
四、填报策略
冲稳保原则:设置第一志愿(冲刺)、第二志愿(稳妥)、第三志愿(保底)。
关注位次:以成绩排名而非分数匹配院校,避免因分数波动影响录取。
总结:新高考通过灵活的志愿单位和数量设置,结合选科匹配与科学策略,提升考生录取机会。建议考生提前了解目标院校专业组/院校的选科要求,并合理规划志愿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