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就业工作的发展需要综合施策,从政策、产业、服务等多方面入手,形成协同效应。以下是具体措施:
一、完善就业支持体系
重点群体就业保障
- 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精准帮扶。
- 加大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力度,完善技能培训与公益性岗位托底机制。
- 促进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落实地方和企业主体责任,完善失业保险金待遇。
终身职业技能培训
- 建立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技工教育与产业需求对接。
- 支持行业企业办技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二、优化产业政策与就业结构
发展现代服务业与新兴产业
- 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如家政、养老)和新兴服务业(如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发展。
- 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盈利能力和就业质量。
传统产业改造与新兴动能培育
- 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同时培育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动能。
- 通过政策引导,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创造更多新岗位。
三、强化政策与服务保障
稳岗扩岗政策
- 延续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落实稳岗返还、专项贷款等政策。
- 设立就业风险储备金,支持企业稳定用工。
灵活就业与新型就业形态支持
- 完善灵活就业服务保障,推广“互联网+公共就业创业服务”。
- 加大对零工市场的标准化建设,保障灵活就业者权益。
四、提升就业服务效能
精准匹配与供需对接
- 推广“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建立“家门口”就业服务站。
- 举办高技能人才招聘会,开展线上线下精准对接活动。
权益保护与法律保障
- 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打击就业歧视和拖欠工资行为。
- 扩大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覆盖面,完善灵活就业者权益保障机制。
五、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
- 支持科技创新与就业稳定平衡,推动新技术应用与岗位转换。
- 通过重大项目就业影响评估,引导资本向就业密集型领域流动。
扩大内需与就业协同
- 实施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扩大内需的同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 推动稳外资稳外贸,利用外资带动就业增长。
通过以上措施,形成政策引导、产业支撑、服务保障三位一体的就业工作体系,才能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