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送资格填报志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结合不同类型保送生政策整理如下:
一、保送资格类型与录取政策
普通高校保送 通过综合考核获得高校录取资格的保送生,需填报 零批次志愿
,且成绩需不低于对应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 - 可填报志愿数量:1个零批次志愿 + 4个一/二/三批次志愿 + 6个四批次志愿(含3个高职/中职志愿)。
指标到校保送
部分城市(如重庆)实行指标到校政策,考生需填报本区指定联招学校的志愿,且仅限填报1个。
二、填报志愿步骤
确认保送资格
- 需通过高校综合考核或省级统一推免平台确认录取资格,部分类型需完成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审核。
填写志愿表
- 在志愿填报系统中填写个人信息(如姓名、学籍信息等)。
- 零批次志愿(如综合考核高校)需放在首位;
- 指标到校志愿(如本区联招学校)需符合专项计划要求;
- 其他批次志愿(如普通高校)按兴趣和录取规则排序。
注意事项
- 志愿梯度: 建议保留1-2个保底志愿,避免因分数波动影响录取; - 平行志愿规则
- 信息核对:务必检查个人信息及志愿填报准确性,提交后不可修改。
提交与确认 - 按要求提交志愿后,耐心等待高校或教育考试院审核,通过复试并确认录取通知。
三、特殊说明
自主招生专项计划:
部分考生需在一批次志愿中填报自主招生院校,需符合该校专项计划要求;
地区政策差异:如重庆指标到校仅限本区联招学校,其他地区无此限制;
时间节点:需在省级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志愿填报(如四川省要求4月8日前提交)。
建议考生提前咨询所在学校或教育考试院,确认具体政策及流程,确保志愿填报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