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公共就业服务,需从政策保障、服务能力、资源整合和数字化创新四个维度综合施策,具体措施如下:
一、政策保障体系完善
落实长期性政策 加大社保、公益性岗位、失业保险金等政策落实力度,例如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开发公益性岗位68个、受理失业登记2006人。
创新补贴机制
实施一次性就业补助、创业培训补贴等,如一季度兑现就业补贴977人、失业保险基金补贴2542人。
二、服务能力提升
强化基层服务站点
建设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1291个,覆盖15分钟服务圈,提供失业登记、创业指导等基础服务。
推动精准服务
通过“大数据+铁脚板”模式,开展“点对点”服务,例如为40家企业解决用工1985人、达成就业意向10039人。
三、资源整合与创新
线上线下融合
推广直播带岗、云端送岗34场次,结合线下招聘119场次,服务劳动者5.2万人次。
政民社协同
联合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部门,搭建农民工求职与用工对接平台,支持返乡创业。
四、数字化赋能
建设统一平台
推广全国统一的就业信息资源库,实现政策、服务“一网通办”,提高匹配效率。
创新服务模式
开展“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整合零工市场、社区服务等功能。
五、其他关键措施
强化企业用工保障: 每月举办300场招聘活动,建立重点行业用工需求清单制度。 提升人员素质
促进区域均衡:推动城乡、区域间就业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全民。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的覆盖面、精准性和时效性,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