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押金不退可通过协商、投诉、仲裁或诉讼等法律途径解决,具体如下:
一、协商解决
主动沟通 首先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明确告知其收取押金的行为违法,要求立即退还。保留沟通记录(如邮件、录音等)作为证据。
二、行政投诉
劳动监察部门
若协商无果,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大队将调查取证并责令用人单位限期退还押金,同时可对其处以每人500-2000元罚款。
三、劳动仲裁
申请仲裁
- 时效要求: 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被侵害之日起1年内申请仲裁。 - 证据准备
四、诉讼途径
法院起诉 若对仲裁结果不满,可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后,可申请强制执行。
五、法律依据
核心条款:
《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禁止用人单位扣押证件或收取财物,第八十四条规定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 特殊情形:若押金协议涉及“培训费”等特殊约定,需结合具体条款判断是否有效。
六、注意事项
时效性:仲裁和诉讼均有严格时效限制,建议尽早行动。- 证据保全:妥善保存押金凭证、工资流水等关键证据,以支持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