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搜索结果,我市就业援助工作主要通过以下措施实施,确保精准帮扶和高效服务:
一、精准识别与动态管理
数据筛查与实地核实
通过全省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和“铁脚板”走访,联合排查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建立动态更新的实名制数据库,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分类帮扶与个性化服务
依据“一人一档”数字画像,结合就业需求制定差异化帮扶计划,提供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岗位推荐等“1311”模式服务。
二、政策宣传与权益保障
政策“免申即享”
通过“渝悦·就业”数字化平台,实现政策宣传、职业指导、直播解读等“即时快达”,推动政策精准推送。
多部门协同保障
人社、财政、民政、残联等部门联动,落实社保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政策,确保援助对象稳定就业。
三、岗位供给与就业服务
“15分钟就业服务圈”
整合就业驿站、零工市场等基层站点,提供“就在身边”的岗位匹配服务,重点解决企业招工难与求职者就业难问题。
专场招聘与岗位对接
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提供35796个岗位,累计对接服务对象1.6万人次,重点帮扶对象实现就业495人。
四、监督与机制优化
全过程监管
加强事前审核、事中监督、事后评估,严防资金滥用和违规行为,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动态调整与优化
根据就业形势和帮扶效果,及时调整援助对象范围和帮扶措施,实现就业援助工作的持续改进。
通过以上措施,我市就业援助工作实现了从精准识别到高效服务的全流程覆盖,有效提升了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稳定性与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