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含地方专项志愿的流程可分为资格审核、志愿填报、注意事项三个核心环节,具体如下:
一、资格审核
户籍与学籍要求 - 需满足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且父母或法定监护人至少一方具有当地户籍。
- 需在户籍所在地连续3年就读高中并取得学籍。
- 部分省份要求提供户籍证明、学籍证明等材料,需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审核。
二、志愿填报
填报时间与方式
- 与普通类志愿混合填报,通常在普通批第1次志愿填报时完成,若未录取可后续补报。
- 采用“专业(专业类)+学校”平行志愿模式,每个志愿包含6个专业志愿+1个服从调剂志愿,总志愿数不超过96个。
填报规则
- 志愿需与学校投放的地方专项计划专业一致,否则视为无效。
- 需在普通高考志愿系统中单独设置“地方专项计划”批次,且优先级高于国家专项计划。
三、注意事项
政策差异
- 各省具体要求不同,需以当地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政策为准。
- 部分省份要求提前确认资格,建议关注官方通知。
材料准备
- 需携带身份证、户口本、学籍证明等材料,确保信息真实有效。
志愿策略
- 可将地方专项计划作为“保底志愿”,搭配冲刺志愿,提高录取概率。
总结:
填报地方专项志愿需严格遵循户籍、学籍审核要求,按平行志愿规则操作,并提前关注政策变化。若对具体省份政策有疑问,建议直接咨询当地教育考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