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征集是指在每一批次录取结束后,针对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高校及专业,由省级招办组织未被录取且符合分数要求的考生再次填报志愿的过程。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定义与核心机制
基本定义
在各批次录取结束后,若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如生源不足、退档等),省级招办会公布缺额计划,允许符合条件的考生再次填报志愿。
补充录取方式
通过“二次填报”实现,通常在原批次录取前完成。若控制线生源不足,部分院校可申请降分录取。
二、适用条件
考生资格
- 未被原批次录取且分数达到省控线;
- 考生需在省级招办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填报。
院校类型
主要针对第一批次至第四批次第一志愿未满额的院校,部分省份可能开放其他批次。
三、填报注意事项
信息获取
及时关注省级招办或教育考试院官网发布的征集志愿公告,逾期无法填报。
志愿设置
- 选择新增招生计划或调剂志愿;
- 避免重复填报同一院校或专业。
风险提示
二次填报存在竞争加剧风险,建议结合自身分数、兴趣及往年录取数据综合选择。
四、目的与意义
促进公平
为更多考生提供升学机会,体现招生“阳光工程”原则。
优化资源配置
帮助高校完成招生计划,平衡区域及专业生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