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志愿中的"提档"是指高校招生过程中调阅考生档案、审核资格并确定录取分数线的关键环节。具体如下:
定义与流程 提档是高校根据招生计划比例(通常为100%-120%)调阅考生成绩达标的档案,进行资格审核和体检核查,最终确定投档分数线(即提档线)的过程。只有分数达到或超过提档线的考生,其档案才会被投到该校。
核心作用
- 筛选考生: 通过档案审核确认考生是否符合录取条件(如学历、身体素质等);
- 确定分数线:提档线是考生档案被投档的最低分数线,实际录取时院校会参考该线并设定最低录取分数。
与录取线的区别 - 提档线:
档案被投档的基准线(通常为招生计划数的105%);
- 最低录取线:完成所有录取后,实际被录取考生的最低分数。
注意事项
- 提档线并非最终录取线,部分院校最低录取分可能高于提档线(如竞争激烈时);
- 建议考生关注目标院校历年提档线及招生计划,合理定位志愿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