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就业期间辞职的办理流程和注意事项,综合相关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要点如下:
一、辞职类型与时间要求
主动辞职 - 一般情况:
需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 试用期:提前三天书面通知即可离职,无需用人单位批准。
被动辞职 - 用人单位因经营调整、裁员等法定情形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30天书面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并依法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金。
二、辞职流程
提交书面申请
- 撰写《解除劳动合同申请书》,明确离职原因及离职时间,通过快递或挂号信邮寄给直接领导,保留证据。
工作交接
- 移交手头工作、文件及资料,与接班人签订《工作交接清单》,确保工作连续性。
手续办理
- 办理社保、公积金转移及失业登记;
- 结清工资及欠薪,获取《解除劳动合同证明》。
档案与证件转移
- 办理人事档案调离手续,档案将转移至人才市场或原单位指定机构。
三、注意事项
法律保障
- 提前30天通知是法定义务,无需用人单位同意即可解除合同;
- 试用期提前3天通知同样有效。
证据留存
- 书面通知、邮件或录音可作为离职证据,避免因纠纷无法维权。
后续事项
- 离职后需关注社保、公积金转移进度,避免断缴影响征信。
四、特殊情况处理
用人单位拒绝离职: 若用人单位拒绝办理离职手续,可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 违法解除
建议办理离职时与用人单位协商明确补偿方案,避免因沟通不畅引发纠纷。若对流程有疑问,可咨询当地劳动部门或法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