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中“40个志愿”的设置源于新高考改革后“院校专业组”志愿模式的推广,具体原因如下:
志愿单位调整 新高考取消传统“院校+专业”模式,改为“院校专业组”模式。每个志愿单位包含6个专业志愿+1个服从调剂志愿,考生可通过填报不同院校的专业组实现多样化选择。
增加录取机会
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下,多填一个志愿可提升被录取概率,降低滑档风险。例如福建、江苏等省份允许填报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确保考生覆盖更多院校。
灵活匹配专业需求
院校专业组内通常集中少数相关专业,考生可精准选择兴趣领域,同时减少因专业调剂带来的不确定性。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新增专业(如人工智能、新能源技术等)通过专业组形式纳入志愿体系,考生可及时接触前沿领域,满足未来职业发展需求。
总结:
40个志愿并非指40所学校,而是通过院校专业组模式实现的高考志愿扩容,旨在提升录取机会、优化专业匹配并适应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