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中的顿音(跳音)记号主要有两种写法,具体如下:
一、五线谱中的记号
基本形状 - 顿音记号通常用 小圆点
或 倒三角来表示,写在音符的上方。
- 部分资料提到“空三角形”作为辅助标记,但实际应用中较少见。
长跳音与短跳音
- 长跳音:用 空心小三角标记。
- 短跳音:用 实心小三角标记。
二、简谱中的记号
在简谱中,顿音记号统一用 倒三角标记,写在音符上方:
长跳音(如四分之三拍的音符)用空心小三角;
短跳音(如八分之四拍的音符)用实心小三角。
三、演奏要求
无论哪种记号,演奏时都需注意:
短促性: 音符需演奏得非常短促,通常为原音符时值的四分之三或二分之一; 弹性
四、其他说明
时值变化:部分资料提到顿音可演奏原音符时值的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三,但这一说法存在争议,建议以演奏手册或教师指导为准;
力度要求:顿音的力度通常比跳音弱,但比邻音强,需通过演奏技巧实现。
通过以上记号和演奏要点,可以准确地在音乐中表现顿音的短促与弹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