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协议中的税务计算需根据收入类型(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及收入金额确定,具体规则如下:
一、劳动合同工资个税计算
起征点:
每月收入超过5000元需缴税。
应纳税所得额:
[
text{应纳税所得额} = text{月度收入} - 5000 - text{专项扣除(如五险一金)} - text{专项附加扣除(如子女教育、住房贷款)}
]
税率:
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从3%到45%不等。
计算示例:
若月收入6800元,扣除五险一金后应纳税所得额为1800元,对应税额为 (1800 times 3% = 54) 元。
二、劳务合同(就业协议)工资个税计算
起征点: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时,减除费用800元;超过4000元时,减除20%费用。
应纳税所得额:
- 不超过4000元:( text{应纳税所得额} = text{收入} - 800 )
- 超过4000元:( text{应纳税所得额} = text{收入} times (1 - 20%) )
税率:
20%。
计算示例:
若收入5000元,应纳税所得额为 (5000 times 80% - 800 = 3200) 元,税额为 (3200 times 20% = 640) 元。
三、注意事项
合并计税:若同一单位多次发放工资,需合并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专项扣除:实际缴税时需扣除五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等。
以上规则适用于就业协议中明确为工资或劳务报酬的情形,具体以实际合同条款及税务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