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就业信息导员的核实工作,通常需要通过书面和沟通两种方式完成。以下是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书面信息核对
核对内容清单 核对表应包含毕业生姓名、学号、就业单位、就业地点、就业时间、岗位名称、薪资待遇等关键信息。
信息来源要求
所有信息需以毕业生本人确认的就业计划表为准,若涉及第三方单位(如实习单位),需额外联系单位核实。
填写规范
- 就业单位: 填写全称或营业执照名称; - 就业地点
- 就业时间:明确起始日期;
- 岗位名称:与招聘信息完全一致;
- 薪资待遇:可填写范围或具体数额。
问题汇总与反馈 若发现信息异常(如单位不存在、时间矛盾等),需及时与辅导员或毕业生沟通确认。
二、电话信息核查
核查话术
- 开场: 清晰说明身份与来电目的,例如:“您好!我是燕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老师,想核实一下您应聘岗位的就业信息。” - 主体问题
- 确认单位名称、岗位名称及入职时间是否与就业计划一致;
- 了解薪资范围或待遇情况;
- 询问工作内容及发展前景(避免直接打探商业机密)
- 结束语:说明对话保密性,并确认对方是否方便进一步沟通。
注意事项 - 通话中需保持专业态度,避免过度追问私人信息;
- 若单位拒绝配合,需记录异常情况并及时向学校报告。
三、其他注意事项
时间节点:
就业信息需在每年5月左右完成核对,具体以学校通知为准;
信息更新:若毕业生就业状态发生变化(如转行、继续深造),需及时更新就业信息;
技术保障:通过学校就业信息平台提交数据时,需检查格式规范性。
通过以上步骤,可有效确保毕业生就业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为后续就业派遣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