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公司劝退后,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一、确认劝退性质
合法劝退:
若公司基于合法理由(如绩效不达标、经营调整等)且程序合规,可协商离职或要求补偿。
违法劝退:
若以“劝诫”名义实则强制离职,或未提供充分证据,可能构成违法解除。
二、收集证据
书面材料:保留辞退通知、邮件、短信等直接证据。
绩效评估:收集绩效评估报告证明工作表现。
证人证言:同事、上级等可提供工作表现和劝退过程的佐证。
其他证据:加班费、社保缴纳记录、工资银行流水等可辅助证明权益。
三、协商解决
主动协商:
与HR或管理层沟通,明确补偿金额(包括经济补偿、未休年假、加班费等)。
谈判技巧:
避免情绪化,理性列出应得权益,可提出合理诉求。
四、法律途径
申请仲裁:
若协商失败,可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要求支付赔偿金(违法解除可主张2倍补偿)。
劳动监察投诉:
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举报用人单位违法行为,要求介入调查。
诉讼维权:
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注意事项
避免自行离职:未经协商或仲裁不得擅自离职,否则可能影响补偿申请。
保留证据时效: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1年,诉讼时效为3年,需及时维权。
协商策略:可先要求支付最低标准补偿,再协商更高金额。
通过以上步骤,可有效维护自身权益。若遭遇恶意劝退,建议联合同事收集证据,必要时寻求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