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程序可分为毕业生就业指导流程和用人单位用人指导流程,具体如下:
一、毕业生就业指导流程
就业信息收集与处理 - 通过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招聘会、实习单位、人才网等渠道收集招聘信息。
- 对信息进行真实性、政策性和职业匹配度分析,建立就业需求清单。
材料准备与推荐
- 整理自荐信、简历、推荐表、协议书等求职材料,确保材料针对性强、格式规范。
- 参加学校组织的供需见面会、网络招聘等活动,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或寻求内推机会。
双向选择与签约
- 与用人单位进行面试,展示个人能力与职业规划,了解单位需求。
- 签订就业协议书,注意协议条款完整性(单位、学校、部门三方盖章)。
离校手续办理
- 办理《就业报到证》补办(遗失时)。
- 解除与原就业单位的协议(需原单位同意或工商注销证明)。
- 办理户口迁移、档案转寄等手续。
后续服务与跟踪
- 参加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审批的就业派遣流程。
- 完成报到证、身份证件等材料提交。
- 配合用人单位入职培训,建立职场适应期。
二、用人单位用人指导流程
空岗分析与需求确认
- 明确岗位职责、任职资格、薪资待遇等要求。
- 通过招聘会、猎头、员工推荐等渠道收集合适人选信息。
简历筛选与初步接触
- 对求职者简历进行筛选,筛选标准包括教育背景、项目经验、技能匹配度等。
- 安排电话面试或现场试讲,评估求职者的综合素质。
综合评估与决策
- 结合测评结果(如职业素质、心理测试)进行综合分析。
- 确定录用意向,与求职者协商签约细节。
入职手续办理
- 签订《就业协议书》《劳动合同》等法律文件。
- 办理员工档案转寄、社保缴纳、工号分配等入职手续。
后续跟踪与反馈
- 新员工入职培训与导师辅导。
- 建立员工绩效评估机制,提供职业发展支持。
三、注意事项
政策与规划: 关注国家及地方就业政策,结合自身专业规划职业方向。 权益保护
心理调适:择业期保持积极心态,通过模拟面试、职业规划提升竞争力。
以上流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建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前沟通确认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