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奏钢琴曲《跳绳》时,可结合调性特点与演奏技巧进行教学,具体方法如下:
一、调性分析与处理
调性转换 该曲在G宫调式开始,但B段转入bB宫调式,属音为re(即钢琴键盘上的中央C)。由于儿童对五声调式陌生,可先通过左手和弦推测主和弦(如G大调),再结合旋律中频繁出现的sol、la、si、re、mi五音,引导学生理解五声调式的特点。
调性识别技巧
- 引子部分通过属音re建立调性框架,注意与五声调式的不完全契合,避免学生过早依赖调号判断;
- 在A段总结音高时,强化五声音阶的感知,帮助学生建立调性概念。
二、节奏与演奏技巧
速度与动作配合
- 通过拍手或敲击桌面模拟跳绳节奏,指导学生在乐曲速度变化时(如快板与慢板),用“手指天空”(快速弹奏)和“手指地面”(缓慢弹奏)的意象感受节奏。
分段练习
- 将乐曲分为引子、主歌、副歌等段落,重点处理调性转换处的衔接,确保流畅性。
三、教学建议
零基础学生: 从五声音阶和简单和弦入手,逐步引入调性概念,配合模拟跳绳动作训练节奏感; 进阶学生
通过以上方法,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调性变化,又能有效掌握节奏与演奏技巧,提升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