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保户就业目标”的撰写,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与政策导向,明确量化指标和阶段性目标。以下是具体建议:
一、明确量化指标
根据政策文件精神,就业目标通常包含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 城镇登记失业率三个核心指标,需设定最低、中间和最高目标。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 最低目标:
6.55万人(如某市保居民就业方案)
- 中间目标:6.8万人
- 最高目标:不低于7.1万人
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 最低目标:
85%以上
- 中间目标:90%左右
- 最高目标:高于去年水平(如93.39%)
城镇登记失业率 - 最低目标:
5%以内
- 中间目标:4.5%左右
- 最高目标:4%以内
二、目标设定的原则
结合实际:
参考本地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和就业承载能力,确保目标可行;
分层递进:
目标应呈现阶梯式增长,便于监测和调整;
政策协同:
与财政、社保等政策目标保持一致,形成政策合力。
三、目标书的结构建议
引言
简述“六保”背景与就业工作的重要性,明确目标制定的依据。2. 具体目标
采用表格形式,分项列出城镇新增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失业率的目标值及完成时间节点。3. 保障措施
配置援企稳岗、社保减免、职业培训等配套政策,说明如何实现目标。4. 监督与评估
建立定期监测机制,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
四、示例模板
| 指标类型 | 最低目标 | 中间目标 | 最高目标 | 完成时间 |
|----------------|----------|----------|----------------|----------------|
|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 6.55万人 | 6.8万人 | 不低于7.1万人 | 2021年底 |
| 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 85%以上 | 90%左右 | 93.39%以上 | 2021年底 |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5%以内 | 4.5%左右 | 4%以内 | 2021年底 |
通过以上步骤,可系统化地制定出既符合政策要求又具操作性的就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