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期间及结束后,以下物品需特别注意保密,避免信息泄露导致诈骗或隐私问题:
一、核心敏感信息类
个人身份证 身份证号、姓名等基础信息一旦泄露,可能被用于精准诈骗。
考生号及密码
考生号是高考期间频繁使用的敏感信息,密码若被获取,可能导致成绩、录取结果等信息的非法访问。
成绩单或成绩查询页面截图
这类文件可能暴露姓名、分数、排名等隐私数据,被用于伪造文书或诱导消费。
二、重要文书类
准考证
包含身份证号、考试科目等关键信息,晒图可能导致信息复制。
志愿填报表
无论是纸质版还是电子版,均包含姓名、志愿院校等隐私内容,需谨慎处理。
录取通知书内页
除封面设计外,内页包含照片、身份证号、学号等敏感信息,直接暴露隐私。
三、其他需谨慎处理的物品
填报志愿页面截图: 与志愿填报表类似,需避免信息泄露。 录取通知书照片
额外建议
避免公开联系方式:高考期间收到陌生电话或短信时,勿轻信“内部消息”或“助考服务”。
及时销毁敏感文件:使用后通过碎纸机处理纸质文件,电子文件删除后需确认覆盖痕迹。
警惕二次诈骗:即使信息未被直接获取,也可能通过其他途径被组合利用,需保持警惕。
请务必遵守以上建议,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避免因疏忽引发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