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中“做记号”的定义和判定标准,综合搜索结果分析如下:
一、高考中禁止的“做记号”行为
考生身份信息标记 在答题卡非指定区域书写姓名、身份证号、座位号等考生身份信息,或重复出现特殊符号(如画圈、打叉)。 *示例*:在答题卡边缘画圈标注重点内容。
与考试无关的标记
包括绘制图像、符号、涂改痕迹等与答题无关的标记。 *示例*:在试卷空白处绘制几何图形或涂鸦。
使用非规定颜色的笔
使用红、黄、蓝等非考试指定颜色的笔进行涂改或标记。 *示例*:用红色笔在答案处画圈。
答题卡密封区外操作
在密封答题区域内做任何标记(如涂改答案、添加符号)均被视为违规。
二、允许的“特殊记号”情形
考生身份标识
考试机构统一发放的考生号、监考人员标记(如补考标记、残疾考生专用符号)等。 *示例*:监考老师在试卷背面打勾标记补考信息。
合理答题辅助
- 数学等科目的规范标记: 使用数学答题卡规定的符号(如直线、箭头)标注解题步骤。 - 语言类科目的合理标注
三、其他注意事项
机器阅卷的容错性:若标记未被机器识别(如手写符号),仍需依赖人工阅卷,存在风险。- 复查机制:高考成绩会经过多次审核,但违规行为仍可能导致成绩无效。- 建议:考生应提前熟悉考场规则,避免因疏忽引发争议。
综上,高考中“做记号”需严格区分考生身份标识、规范辅助标记与违规操作,考生应谨慎对待答题卡的使用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