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3+1+2”模式是中国自2021年起推行的一种高考改革模式,其具体构成如下:
一、模式构成
必考科目(3科) 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50分,采用全国统一高考,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
首选科目(1科)
在物理和历史两科中选择1科,满分100分,使用全国统一高考试卷,原始分计入总成绩。
再选科目(2科)
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科中选择2科,每科满分100分,采用等级赋分制计入总成绩。
二、总分计算方式
总成绩= 必考科目(3科)原始分 + 首选科目原始分 + 再选科目等级分
等级赋分: 再选科目按全省排名换算为等级分,具体比例由各省教育考试院制定。
三、模式特点
科目组合灵活性
学生可根据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科目,满足不同高校专业需求。
突出学科核心地位
物理和历史作为首选科目,强化了基础学科的考查,体现高校对学科核心能力的重视。
促进教育公平
通过等级赋分制,减少分数段竞争压力,使不同地区、学校考生具有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四、实施范围
截至2024年,全国已有31个省份(河北、辽宁、江苏等)实施该模式,第五批改革省份(山西、河南等)正在推进中。未实施省份暂不实行此模式。
五、选科建议
结合兴趣与职业规划: 例如,若想报考医学类专业,建议选择化学、生物;若倾向工科,可优先考虑物理。 参考高校招生专业要求
该模式通过科目组合优化,既保留了高考的公平性,又兼顾了高校专业选才需求,是近年来高考改革的重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