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教学日志的填写需要遵循规范性和时效性要求,以下是具体填写指南:
一、基本结构与规范
封面信息 - 系部名称(如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
- 专业全称(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班级编号(如2009级计科(1))
- 当前学期及学年
- 课程表(需与内页课程表一致)
内页内容
- 日期与课程: 记录具体日期、课程名称及节次 - 教学内容
- 考勤记录:
- 应到人数、实到人数
- 缺勤、迟到、早退、病假等特殊情况需单独标注
- 教师签名:授课结束后立即填写
- 反馈意见:记录课程教学、学风建设等方面的建议或问题
二、填写要求
数据真实性 - 所有记录需如实反映教学实际情况,数据必须可靠
- 若教师更换或学生转班,需及时更新日志
规范性
- 采用统一模板,格式需与课程表、学生考勤记录等保持一致
- 语言简洁明了,避免模糊表述
时效性
- 每节课后需及时填写,确保内容时效性
- 学期结束时需提交给系主任审核
三、示例模板(通用)
| 日期 | 课程名称 | 节次 | 教学内容 | 应到人数 | 实到人数 | 考勤情况 | 备注 |
|------------|----------------|------|------------------------|----------|----------|----------------|------------|
| 2023-10-10 | 数据结构基础 | 1| 数据类型与运算符 | 30 | 29 | 全勤 ||
四、注意事项
交接规范:
若因请假、实习等原因更换填写人,需做好交接登记
定期检查:
系主任每学期不少于2次检查,教务处不定期抽查
内容深度:
除记录教学内容外,可增加教学反思、学情分析等维度
通过规范填写教学日志,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并为教学评估提供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