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类技能高考主要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具体内容分为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试两部分:
一、理论考试(150分)
植物基础知识 - 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繁殖方式、生长发育规律等。
- 植物组织类型与功能、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的形态特征。
植物生长与环境
- 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农业气象基础知识及环境条件对农作物生产的调控。
大田作物栽培
- 主要农作物(如小麦、水稻、玉米等)的分类、形态特征及生长规律。
- 繁育技术、栽培管理及种子检验方法。
植物保护
- 病虫害防治原理、常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方法。
-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技术。
二、技能操作考试(340分)
种植类操作
- 常见植物识别(50种植物+30种害虫+20种病害)。
- 无土栽培技术(如扦插、组织培养)。
- 土壤肥力检测与改良方法。
养殖类操作
- 畜禽品种识别(猪、牛、羊等)及常见疾病诊断。
- 饲料原料分类与识别。
- 养殖环境调控与疫病防治基础操作。
三、其他注意事项
考试形式: 理论知识机考(40分钟),技能操作现场考核。 评分标准
录取依据:文化课成绩(400分)+技能操作成绩(490分)按比例录取。
建议考生系统复习教材,结合历年真题进行模拟训练,重点掌握植物识别、病虫害防治及基本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