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档案的填写需要包含以下核心内容,确保信息准确、完整且规范:
一、基础信息部分
个人信息 - 姓名(生僻字用拼音替代)
- 性别
- 出生日期(格式:YYYY-MM-DD)
- 身份证号码
- 联系电话
- 家庭住址(详细到省、市、街道、门牌号)
报考信息
- 所在高中名称及班级
- 班主任姓名
- 考试类别(文史/理工)
- 考生类别(应届/往届)
二、教育经历部分
学历层次
- 高中毕业学校名称及毕业时间
- 学历层次(如高中)
学业成绩
- 高中各学期成绩记录
- 重要考试成绩(如会考、模拟考试)
三、成绩与评价部分
高考成绩
- 各科成绩及总分
- 高中阶段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表
综合素质评价
- 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或评语
- 获奖证书或证明材料(如竞赛获奖、社会实践)
四、其他必要信息
健康与诚信记录
- 体检信息(医院名称、结果)
- 考试诚信记录(违规事实及处理结果)
联系方式
- 父母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
注意事项
信息准确性: 所有信息需与高考报名信息完全一致,避免因错误影响录取。2. 规范填写
- 顶格连续填写,无空格(最多80个字符);
- 地址使用“省-市-县(市、区、特区)”格式;
- 照片要求近期免冠、清晰,粘贴在指定位置。3. 特殊情况处理:
- 户口迁出学生填写现就读学校地址,未迁出填写户口实际地址;
- 港澳台考生需额外标注居住证号码。 补充建议
档案填写完成后,建议家长仔细核对,必要时可咨询学校教务处。部分高校在录取时可能参考档案中的自我陈述报告,建议结合自身情况突出优势与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