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特殊学生档案的填写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处理,主要分为基本信息、特殊需求评估、帮扶计划等部分。以下是具体填写要点:
一、基本信息部分
个人基本信息
- 填写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籍贯等基础信息,确保与身份证、学籍卡一致。
- 若存在曾用名,需完整填写;无则写“无”。
家庭与社会关系
- 记录家庭住址(父母或法定监护人)、邮政编码、家庭电话。
- 填写婚姻状况、配偶信息(已婚者需完整填写)。
二、特殊需求评估部分
健康状况
- 对于特异体质学生(如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需在“健康状况”栏详细说明疾病类型、目前状况及运动适应性。
- 残疾学生需标注残疾等级及辅助器具情况。
心理与行为特征
- 记录性格、人际交往能力、学习动机等心理特征。
- 对存在注意力缺陷、多动等行为问题的学生,需特别标注并分析影响。
三、帮扶计划部分
个性化支持方案
-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包括学业辅导、心理干预、社会融入等在内的帮扶措施。
- 明确帮扶责任人及实施步骤。
家校沟通记录
- 记录与家长的定期沟通内容,包括学习进展、心理状态、家庭支持情况等。
四、其他注意事项
材料真实性
- 所有信息需如实填写,不得涂改或虚报。医疗证明、成绩单等材料需加盖公章。
- 特殊体质学生需额外提供医院诊断证明。
动态管理
- 学籍变动(如休学、复学)需及时更新档案。
- 帮扶计划需定期评估调整,确保有效性。
示例表格结构
| 页码 | 填写内容 | 特殊说明 |
|------|------------------------|------------------------------|
| 1| 基本信息 |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 |
| 2| 家庭与社会关系 | 家庭住址、联系方式 |
| 3| 健康状况 | 特异体质需附诊断证明 |
| 4| 学习与行为特征 | 学习动机、兴趣等 |
| 5| 帮扶计划 | 具体措施与责任人 |
| 6| 家校沟通记录 | 定期交流内容摘要 |
建议由班主任或专业教师指导填写,确保信息完整性和准确性。对于特殊群体学生,可结合《残疾人教育条例》《特殊教育条例》等政策文件,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