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ABCD”的含义,需根据具体语境区分两种不同体系:
一、选考科目代码体系(高校招生专业填报志愿)
代码构成 A、B、C、D、E代表不同学科组合的选考科目代码,例如:
- A:文科综合(语文+政治+历史)
- B: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
- C:历史
- D:地理
- E:生物。
填报规则
- 平行志愿允许考生在每个批次填报5所院校,投档时按A→B→C→D→E的顺序检索,符合条件即可投档。
二、学业水平考试等级体系
部分搜索结果提到A、B、C、D、E代表学业水平考试等级,但存在地区差异:
常见划分标准: A级:90分以上 B级:80-89分 C级:60-79分 D级:60分以下 E级:不合格(具体比例由各省确定)。 注意
建议
由于不同地区对高考ABCD的解释可能不同,建议考生:
1. 优先确认所在省份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文件,明确科目代码与等级划分标准;
2. 填报志愿时,科目代码直接影响专业选择逻辑,需结合自身分数与目标院校专业要求综合考量。
(注:当前搜索结果中关于等级划分的差异,可能与考试类型或年份有关,建议以官方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