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档案主要有两种形式,具体如下:
一、电子档案
定义与作用 电子档案是高校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记录考生从小学到高中的关键信息,包括基本信息、高考成绩、志愿信息、体检信息、综合素质评价及诚信记录等。
主要内容
- 基础信息: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户籍地址、民族、家庭情况、学籍号、身份证号码等。 - 学业相关
- 诚信记录:招生考试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及处理结果。
管理方式 由考试院建立并加密存储,通过专用系统传输至高校,录取后随录取通知书一起提供给高校。
二、纸质档案
定义与作用
纸质档案由考生在录取后从高中学校领取,用于大学报到时提交,作为学业记录和身份验证的补充材料。
主要内容
- 基础材料: 高中报名登记表、录取通知书、身份证复印件等。 - 附加文件
管理方式 由考生本人保管,高校在新生入学时统一收取并归档,长期保存于高校档案室。
补充说明
档案转移:
电子档案通过系统自动传输至高校,纸质档案由考生携带至高校办理入学手续后移交。
重要性:两者共同构成考生完整的高中学业记录,缺一不可。考生应妥善保管纸质档案,避免丢失或损坏。
以上信息综合了多个权威来源,确保全面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