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分数排序主要依据殿试成绩分为三等,具体如下:
一甲(前三甲) - 取前3名,分别称为 状元、榜眼、探花
,赐“进士及第”。 - 评分标准:由10位阅卷官打分,每份试卷用圆圈标记最佳答案,打叉超过2个则列为三甲,2个以内为二甲,甲乙竞争以“圈”数多寡决定。
二甲
- 取若干名(通常40-50人),赐“进士出身”。 - 评分标准:打叉2个以内即可进入,具体人数因朝代和官场需求调整。
三甲
- 取若干名(通常100-300人),赐“同进士出身”。 - 评分标准:打叉超过2个即被列入,无额外竞争机制。
补充说明:
一甲、二甲、三甲统称“进士”,可进入官场任职。- 殿试是科举最高层级,由皇帝亲自主持,前三甲被称为“三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