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校名的由来可归纳为以下四点,结合了文化典故、历史沿革与办学愿景:
文化典故
校名“复旦”出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的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本义指太阳出来,象征光明与希望,寓意自强不息、追求卓越。
历史沿革
复旦大学前身为1905年创办的复旦公学,由教育家马相伯先生发起,旨在“恢复震旦学院”(古印度对中国的称谓,含东方日出之意),寄托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愿景。
办学愿景
校名中的“复旦”既表达了对中华文化传承与复兴的期许,也体现了培养栋梁之才、服务国家发展的使命感,与“复兴大中华”的愿景相呼应。
校训与精神
复旦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与校名内涵相契合,强调在知识探索中不断进取,同时依托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地理优势,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