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感统通常指在复旦大学或相关机构开展的感觉统合训练课程,这类课程基于感觉统合理论,通过专业设计的活动帮助儿童或成人改善感官协调能力。具体可分为以下要点:
一、核心概念
感觉统合 指大脑将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等多种感官信息进行整合与处理,从而协调身体反应的过程。
感统失调
当大脑无法有效整合感官信息时,可能导致运动协调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情绪问题等,常见于儿童但也可影响成人。
二、课程目标
改善感官协调: 通过训练增强视觉-触觉、听觉-运动等感官配合能力,例如通过触觉游戏提升手眼协调。 促进神经发育
增强自信心:通过成功完成训练任务,增强个体对自身能力的认知。
三、课程内容
基础训练模块 - 视觉训练:
如视觉追踪游戏、立体视觉训练等,改善深度感知和方向判断。
- 触觉与本体觉训练:通过触觉探索活动(如不同材质的触摸)和平衡练习(如走平衡木),增强身体对自身位置和运动的感知。
- 前庭觉训练:利用旋转椅、晃动平台等设备,调节对头部运动和身体平衡的适应能力。
游戏化与趣味性活动 课程常结合童话故事、角色扮演等游戏形式,降低训练难度,提高参与度。例如,通过“寻宝游戏”训练视觉搜索能力,或通过“搭积木”活动提升手部精细动作控制。
家庭与日常生活延伸
教授家长如何在家庭环境中延续训练效果,如设置触觉探索区、进行简单的平衡训练等。
四、适用对象
儿童: 6-12岁感统失调儿童,常见症状包括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 成人
五、课程特点
科学性:基于爱尔丝博士等权威理论,结合神经科学最新研究设计。
个性化:通过专业测评制定专属训练方案,关注个体差异。
综合性:不仅改善生理功能,还关注情绪调节、社交能力等全面发展。
六、注意事项
感统训练需长期坚持,效果因人而异。建议在专业机构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避免自行训练导致效果不佳或加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