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投档线涉及 投档人数和 招生计划数两个核心概念,具体说明如下:
一、投档人数的概念
投档人数是指高校根据招生计划数按比例提档后,实际接收的考生总人数。其计算公式为:
$$text{投档人数} = text{招生计划数} times text{投档比例}$$
投档比例通常在100%-120%之间,部分热门院校可能更高(如130%或150%)。
二、投档线的确定方式
基本规则 高校在达到招生计划数的投档比例后,从高分到低分排序, 最后一名被提档的考生成绩即为投档线
。例如,某校计划招生100人,按1.05倍投档,则需提档105人,第105名的分数即为投档线。
特殊说明
- 若考生分数未达到投档线,则无法被该校录取;
- 即使分数超过投档线,仍需参与该校所有竞争,按最终排名录取;
- 投档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时,多出的档案会被退档。
三、举例说明
普通情况: 某高校计划招生100人,按1.05倍投档,则提档105人,第105名的分数为投档线; 热门专业
四、注意事项
投档线并非录取终点,考生需结合自身分数、专业志愿及该校其他考生的综合表现;
不同省份、不同院校的投档比例可能不同,需以该校《招生章程》为准。
综上,大学投档线是按招生计划数的1.05-1.2倍提档后,最后一名被录取考生的分数,具体人数取决于招生计划和投档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