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财务管理需遵循依法合规、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的原则,通过完善制度、强化监督、优化流程等核心措施,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具体管理要点如下:
一、核心原则与任务
依法合规:
严格执行《会计法》《预算法》《中小学校财务制度》等法律法规,确保所有财务活动合法合规。
勤俭办学:
坚持“量入为出、开源节流”,合理配置资源,优先保障教育教学和学校发展需求。
公开透明:
定期公开财务状况,接受师生和家长监督,增强财务透明度。
二、关键管理措施
预算管理
- 采用零基预算、增量预算等方法编制预算,确保收入与支出匹配。
- 建立预算执行监控机制,严格审批无预算或超预算支出。
收支管理
- 明确收入来源(财政拨款、学费、捐赠等)和支出项目(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分类核算。
- 严格执行收支审核流程,杜绝错账、漏账。
资产管理
- 实行资产分类计价、定期清查盘点,防止资产流失。
- 推行固定资产使用登记制度,优化资产配置。
财务监督与风险防控
- 建立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机制,定期开展绩效评价。
- 识别财务风险(如资金链断裂、预算超支等),制定应急预案。
三、流程与制度保障
规范财务流程
- 实行“用前有预算、用时有监督、用后有决算”制度,严格执行收支入账、银行对账等流程。
- 建立财务审批集体决策机制,重大资金支付需多部门联签。
强化团队建设
- 选拔专业财务人员,定期培训提高业务能力。
- 加强部门协作,建立财务与教学、后勤等部门的沟通机制。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提升学校财务管理水平,保障学校健康稳定发展。